Search

#台北電影節|《愛寓春光》導演專訪

《愛寓春光》The House of Lo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台北電影節|《愛寓春光》導演專訪

《愛寓春光》The House of Love 應該是這次台北電影節我看到最無法歸類的一部電影。它既是紀錄片,卻也包含虛構和演員演出的成分,同時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故事主軸。它拍的是一名跨性別性工作者,在小小公寓內的日常即景。有時沐浴進食,有時服務客人;赤裸性愛畫面少不了,卻也絕非你想像中的那種親密接觸。關上門來,各種五花八門的情慾展現方式一覽無遺。除了讓我們窺視這些「奇人異事」之外,導演透過不說教的坦然風格,讓我們真正看到一個獨特個體的美麗樣貌。

感謝 釀電影 給我機會在疫情期間,以英文書信往返的方式,完成了這次的專訪任務。初接這份任務時,面對本片觸及到的種種議題,一時還不知道如何下筆。還好導演最終還是將重點從議題拉回藝術創作本身,聊聊他與被攝者之間的關係建立,以及他對於影像創作的一些思考。

本片在台北電影節有三次放映,今日是最後一場。
有觀賞過的朋友歡迎讀讀這篇專訪,還請不吝指教。

(沒看過的也可以點ㄧ下連結幫我衝ㄧ下流量啦哈哈)

-

節錄:

本片導演是 1976 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盧卡・費里(Luca Ferri)。他是一名自學的編劇、攝影、導演。過去他的作品主要是實驗短片和紀錄片,直到 2015 年才拍攝了第一部劇情長片。問到盧卡是如何踏上電影這條路時,他表示當初是基於對其他藝術表達形式的興趣,特別是建築和文學,才引導他最終走向電影:「我是出於絕望才走向電影,因為對我而言,電影好像是一種容器,足以讓其他的語言形式都流進來」。

在《愛寓春光》中,盧卡大膽地玩著他口中所說的電影語法。本片絕大部分都以趨近於方形的 4:3 畫面比例呈現,營造出公寓中幽閉恐懼的壓迫氛圍。直到切換到性愛場景時,倏地綻放到 16:9 的寬敞比例,配上濃烈而鮮豔的霓紅光影,恰巧呼應了主角當下的心境:「碧昂卡也正是在這些時刻才感到開放、輕盈、歡愉」。盧卡將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公寓化作攝影棚,在攝影師 Andrea Zanoli 和 Pietro De Tilla 的鏡頭下,無論是靜態的日常摹寫或是動感的情慾胴體,每一幕的構圖都是匠心獨具。

全文請見:
https://vocus.cc/filmaholic/5ef6c6d6fd897800011bd97c

-

#釀電影 #愛寓春光 #TheHouseofLove
#盧卡費里 #LucaFerri #lacasadellamore
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


Tags:

About author
哈囉大家好,歡迎來到【丹眼看電影】,我就是那個丹。 原本此專頁的英文名要取作 "Dan Cinema",沒想到臉書上有個遙遠的陌生人,姓氏就叫做 Dancinema ,也因此這個網址就被註冊掉了。轉念一想,改以法文的 "Dans le Cinéma" 為名,意思是「在電影院之中」,好像也蠻有意境的,而且法文就是潮。 近幾年網路上厲害的影評寫手們早就多到數不清了,但我不想走太文青的路線,我沒有太多電影基礎知識或文筆訓練,我只想用我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看片的心得。另外就是仗著自己的一點語言能力優勢,以及宅宅的個性,每天都掛在國內外各大影視網站。與其自己獨享,不如將一些有趣的消息分享給大家。 我個人是比較專攻歐洲三大影展跟美國好萊塢的片,藝術片跟商業片都喜歡。至於國片、中國片、日韓片及東南亞等地區電影,我會努力攝取,但主力不會放在這邊。 總之希望可以創造一個影迷影痴的舒適圈園地,邀請你一起加入。然後也希望不要三個月後這裡就雜草叢生。請大家多多指教,讓我們一起切磋討論、一起享受電影吧!
丹眼看電影,全心感受光影之美 電影評論|影壇消息|影展動態|獎季分析
View all posts